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创建“健康智库”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4)

来源:智库时代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4]梁姗,王涛,胡旭,等.微生物与行为和精神疾病[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75-97. [35]Smith P,Willemsen D,Popkes M,et of life span by the gut microbiota in the s

[34]梁姗,王涛,胡旭,等.微生物与行为和精神疾病[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75-97.

[35]Smith P,Willemsen D,Popkes M,et of life span by the gut microbiota in the short-lived African turquoise killifish[J].Elife,2017,6:e.

[36]Nicolucci AC,Hume MP,Martínez I,et Reduces Body Fat and Alters Intestinal Microbiota in Children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J].Gastroenterology,2017,153(3):711.

[37]张成岗,巩文静,李志慧,等.医学3.0与健康管理2.0将显著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的早日实现[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8,5(12):108-124.

“智库”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广泛而又深入的发展,然而在医疗领域和健康管理领域,却鲜见鲜闻“医疗智库”和“健康智库”的声音。虽然我国医疗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慢病高发的态势却仍未得到有效抑制,提示迫切需要使用和发挥“智库”和“智囊团”的创新思维模式,调整和优化当前的医学研究思路和医疗诊治模式,将慢病防控的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才有可能从源头找到答案。显然,目前慢病防控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以及如何找到慢病的起源和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随着国内外近年来关于人体共生微生物菌群尤其是肠道菌群在慢病发生、发展以及治疗转归中的报道逐渐增加,为慢病防控和健康管理提供了新思路,针对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随着大量证据指向“慢病源于菌群”的系列新发现,将为创建高质量、国际一流的“医疗智库”和“健康智库”提供参考思路。1慢病高发的现状呼唤“健康智库”的出现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我们国家正在从“站起来”发展为“富起来”、“强起来”的现代化强国稳步前进,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的地方,也同时在催生我们这一代人努力奋进、让我国变得更美好,让子孙后代拥有更加幸福的未来。然而,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并非一帆风顺,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为此需要通过创建高质量、一流的“智库”,为国家领导机关出谋划策,让我国民众拥有更加幸福和美好的明天。[1]众所周知,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饮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我国人民群众由以前曾经经历过的饥饿和营养不良导致的慢病,近年来逐渐发展为由于营养过度而导致的“富贵病”例如肥胖、糖尿病等,慢病图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3]据报道2017年底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达2.9亿之巨,[4]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持续走高以及多种慢病患者趋向年轻化,[5-8]为我国慢病防控与健康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国医保费用支出的持续增加不仅显著吞噬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收入,而且对于众多慢病患者例如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而言,终生用药也会显著降低生活质量,同时由于长期用药而带来肝肾的持续损伤会加剧慢病共病的发生发展,从而导致当前医疗正在逐渐陷入僵局,医疗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然而慢病高发的态势仍未得到有效抑制,提示迫切需要调整目前的医学思路和医疗模式,将慢病防控的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才有可能从慢病的源头找到解决方案。2018年2月我国“卫计委”更名为“卫健委”,凸显了我国政府为人民谋健康的决心。显然,目前慢病防控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以及如何找到慢病的起源和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否则“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实现的压力将会不断地给我国政府和医护人员以及大量慢病患者和健康管理的从业者们敲响警钟,这也是我们目前所处的这个时代对于“医疗智库”和“健康智库”的迫切呼唤。2 “慢病源于菌群”的新发现为创建“健康智库”提供了支撑点俗话说“穷则思变”,在医学和慢病防控领域道理也是一样的,毕竟人是活的,事是死的,一旦找到正确的道理和科学的解决方法,自然就可以将慢病防控这盘死棋下成活棋。当前我国医疗领域仍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东西方医学各有优劣,慢病防控方面各有千秋。然而,不论是西医也罢,中医也罢,在目前日益高发的慢病面前,都要遵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硬道理。因此,医疗改革势在必行,但是,究竟怎么改?是小改,还是大改?改了之后能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成了摆在医学界面前的头等大事。为此,针对我国慢病这种现象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我们最终发现当前慢病防控的失误和问题,主要是未能够弄清楚慢病起源的根本原因,从而导致我国在慢病防控方面出现了一系列“脱靶”效应,急需“纠偏”,将慢病防控的思路调整到正确的方向上。随着国内外近年来关于人体共生微生物菌群尤其是肠道菌群在慢病发生、发展以及治疗转归中的报道逐渐增加,[9-17]为慢病防控和健康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启发下,我们针对当代医学(西医)和传统医学(中医)进行深度剖析,并使用自身当成“小白鼠”直接进行大量体验式研究后,最终获得“饥饿源于菌群”的新发现,即迫使人体必须一日三餐摄食的饥饿感并非源于人体自身的感觉,而是源于人体共生微生物菌群尤其是肠道菌群,[18-21]当肠道菌群在繁殖其后代的过程中,通过分解人体胃肠道黏膜获取营养物质和能源的需要。[22]该过程和信号通过胃肠道神经系统和迷走神经传递给大脑,被大脑解读和识别为饥饿感。当大脑驱动人体摄食后,肠道菌群即可暂停攻击人体胃肠道黏膜,转而分解消化人体所摄入的食物,表现为人体完成摄食过程。事实上,不仅人体摄食的信号是由肠道菌群所引导的,而且人体摄食的种类和偏好性也被肠道菌群所记录和体现。我们进一步证明,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医)关于饮食与健康研究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柔性辟谷等生物技术,能够通过控制肠道菌群向人体传递的饥饿感,即可进入到连续7-14天不饿不食、只饮水、不摄食的特殊生理状态,人体类似于骆驼在沙漠中的特殊生活方式一样,通过分解库存糖原和库存脂肪,为人体代谢提供能量,肥胖人群可因而实现生理性减重,由于超重所导致的“三高”等症状可显著改善。[23-28]结合国际关于肠道菌群与慢病(例如心脏病、自闭症、抑郁症等)的大量报道,[29-36]我们进而形成“慢病源于菌群”的观点,即人类的慢病实际上源于人体共生微生物尤其是肠道菌群,而并非源于人体基因异常,即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肠道菌群出现异常之后,即便是在正常饮食、使用安全健康食品的情况下,异常的肠道菌群也会将这些食品代谢产生大量不利于健康的代谢产物进入体内,随着经年累月反复积累,在人体逐渐形成慢性炎症反应的持续发展,最终诱发人体基因突变和表达异常,直至形成“久炎必癌”的结果。3“医学3.0”有望为“健康智库”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前述关于肥胖及相关慢病的研究所获得“饥饿源于菌群”的基础上,我们实验室也找到了能够靶向肠道菌群控制其向人体传递饥饿感的生物技术新方法即柔性辟谷技术等方法,为显著改善“吃五谷,得百病”的问题提供了参考答案,反证了“慢病源于菌群”,并进而从“人菌平衡、和平共处、互惠互利、共生共赢”的思路出发,形成了“菌心说”学说以及“菌脑双心论”,为“管住嘴,迈开腿”的健康管理理念找到了科学、可靠、安全、可行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将该理念用于“健康智库”的思路设计和管理举措中,将为我国在国际上率先破解慢病难题提供“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显著加速“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实施。换言之,就人类慢病而言,人类基因异常并非慢病的原因、而是结果,或者说肠道菌群基因组异常是主因、主要矛盾,在正常饮食的情况下,也会诱发人类基因异常,后者进一步导致人体出现诸多慢病,反过来符合我国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病从口入”、“吃五谷,得百病”以及“粪毒入血,百病蜂起”等常识。由此,我们在将中医归纳为“医学1.0”和西医归纳为“医学2.0”的基础上,提出了“肠道菌群是人体摄食、慢病与健康的核心”这一新观点,并将其提炼为“菌心说”学说,形成了可理解为“新医学”的“医学3.0”,不仅为慢病起源找到了科学依据,而且为慢病防控找到了相应技术方法。在“医学3.0”时代,将有可能在“肠道菌群健康,人才能健康”这一新的医学逻辑下,通过医学界同行和医疗卫生机构的联合努力,瞄准慢病的精准防控,显著减少慢病高发,实现大健康的新目标。基于这些研究,已陆续形成“医学3.0”、“健康管理2.0”和“医学遗传学2.0”的新观点并发表。[37]4 基于生物医学研究新发现的“健康智库”将为健康中国做贡献从“智库”作为智囊团、为决策者提供参考的角度出发,[1]真正一流的、高端的“健康智库”应当在我国慢病防控与健康管理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协助我国走出慢病高发的困境。基于前述讨论,在基于生物医学研究新发现的“健康智库”的创建和运行过程中,需要调整、更换和升级现有思路,宜将“菌群基因致病论”进行前置,而不是继续沿袭当前的“人类基因致病论”的观点,即需要从“医学3.0”、“医学遗传学2.0”的新思路,规划和谋划我国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新蓝图。在具体的应用和实践方面,可考虑以“健康智库”的方式组织相关学术论坛,邀请国家卫健委、科技部、基金委以及各省市医疗卫生和健康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综合讨论,群策群力,畅所欲言,吸纳一批能够掌握新知识、真正解决问题的“接地气”而不是“悬空式、坐而论道、高谈阔论”的慢病防控与健康管理专家,从而形成可用于指导慢病防控和健康管理实践的“健康智库”建议和指南,并在临床应用和实践中通过“反复迭代而逐步完善”,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贡献力量。5结语综上所述,通过大量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不论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是我国的慢病防控,如果按照当前的思路运行的话,必将难以赢得慢病防控的胜利。通过将慢病防控的关口前移到肠道、重心下沉到基层,靶向肠道菌群,实现慢病的精准防控,就有可能打赢慢病防控这场硬仗,取得慢病防控的彻底胜利,实现决胜大健康的目标。为此,我们呼吁并强烈建议在成立“医疗卫生与大健康智库”的过程中,应当重新审视当前的慢病防控思路,在吸纳“菌群基因致病论”而不是“人类基因致病论”的新观点和新成果的基础上,将当前医学模式升级到“医学3.0”的健康新时代,为“决胜慢病”提供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撑,让“健康自信”成为“健康中国”的新名片,促进我国的大健康从隐性走向显性,从幕后走向前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充分服务,让“健康智库”成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智囊团,让“健康智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健康支撑,让“人人拥有健康、人人享受健康”真正惠及每一个中华儿女。参考文献:[1]张月鸿,刘登伟.科技智库建设的多层次图景分析[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8,3(01):2-13.[2]申珂,郭娜娜,邓健,等.中国近40年慢性病疾病谱变化情况[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8):903-905.[3]许海玲,李旭.中国近60年传染病疾病谱变化情况综述[J].安徽医学,2012,33(6):770-772.[4]葛均波院士.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和心血管学科使命[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7,32(11):17.[5]肖桥妹.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现状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162-164.[6]刘凯华.浅谈慢性疾病发病率偏于年轻化的原因[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12):44.[7]黄渺新,钟福兴,郭少华,等.对恶性肿瘤年轻化趋势的分析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09):56-57.[8]张梅,王立东,ZhangMei,等.关于恶性肿瘤发病年轻化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6,27(10):46-48.[9]Morgillo F,Dallio M,Della CCM,et as a Result of Multiple Inflammatory and Oxidative Hits:a Comprehensive Review from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o Gut Microbiota[J].Neoplasia,2018,20(7)::10.1016/[10]Rezazadeh A,Shahabi S,Bagheri M,et al.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Lactobacillus and Bifidobacterium as the gut microbiota members against chronic urticaria[J].Int Immunopharmacol,2018,59::10.1016/[11]Shimojo N,Izuhara K.Old friends,microbes,and allergic diseases[J].Allergol Int,2017,66(4)::10.1016/[12]Abbasi A.Are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chronically communicable:A role for the human microbiota?[J].Med Hypotheses,2017,104::10.1016/[13]Nabizadeh E,Jazani NH,Bagheri M,et of altered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with chronic urticaria[J].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2017,119(1)::10.1016/[14]Koh JH,Kim of gut microbiota and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from epithelial defense to host immunity[J].Exp Mol Med,2017,49(5):e337.DOI:10.1038/[15]Roca-Saavedra P,Mendez-Vilabrille V,Miranda JM,et al.Food additives,contaminants and other minor components:effects on human gut microbiota-a review[J].J Physiol Biochem,2018,74(1)::10.1007/s-017-0564-2.[16]Vaiserman AM,Koliada AK,Marotta F.Gut microbiota:A player in aging and a target for anti-aging intervention[J].Ageing Res Rev,2017,35::10.1016/[17]Lim GB.Heart failure:Gut flora--pathogenic role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J].Nat Rev Cardiol,2016,13(2):61.DOI:10.1038/[18]张成岗,巩文静.基于饥饿源于菌群的新发现将引发慢病防控突破性进展[J].科技导报,2017,35(21):43-48.[19]张成岗.当前慢病防控困境迫切呼唤新医学和菌心说[J].科技导报,2015,33(22):106-111.[20]张成岗.新医学.菌心说.云医院[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6.[21]Zhang C.The Gut Flora-Centric Theory Based on the New Medical Hypothesis of “Hunger Sensation Comes from Gut Flora”:A New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the Etiology of Chronic Diseases in Human Intern Med.2018;3(3):://doi.org/10./[22]Desai MS,Seekatz AM,Koropatkin NM,et al.A Dietary Fiber-Deprived Gut Microbiota Degrades the Colonic Mucus Barrier and Enhances Pathogen Susceptibility[J].Cell,2016,167(5)::10.1016/[23]任青河,黄江南,黄荣杰,等.柔性辟谷技术改善高血压的初步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7,23(8):70-75.[24]巩文静,黄清健,高大文,等.柔性辟谷技术在青年人群体重控制中的应用[J].军事医学,2016,40(8):651-656.[25]巩文静.柔性辟谷技术用于改善体重的临床观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7.[26]苏玉顺,徐艳艳,卢一鸣,等.柔性辟谷技术对慢性荨麻疹改善作用的初步研究[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7,(12):20-25.[27]高大文,巩文静,李志慧,等.柔性辟谷技术对早期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改善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8,24(04):76-79+83.[28]Gong W,Sun C,Teng S,Gao D,Li Z,Wang G,Zhang of a novel fasting approach using plant polysaccharides per meal in human Clin Med,2018,2(2):1-12.DOI:10./ICM..[29]Sekirov I,Russell SL,Antunes LC,et al.Gut microbiota in health and disease[J].Physiol Rev,2010,90(3):859-904.[30]Zheng P,Zeng B,Zhou C,et al.Gut microbiome remodeling induces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through a pathway mediated by the host's metabolism[J].Mol Psychiatry,2016,21(6):786-796.[31]Honour perspective:gut dysbiosis and hypertension[J].Physiol Genomics,2015,47(10):443.[32]Tilg H,Moschen and diabetes:an evolving relationship[J].Gut,2014,63(9):1513-1521.[33]Lopetuso LR,Petito V,Zambrano D,et al.Gut Microbiota:A Key Modulator of Intestinal Healing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Dig Dis,2016,34(3):202.[34]梁姗,王涛,胡旭,等.微生物与行为和精神疾病[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75-97.[35]Smith P,Willemsen D,Popkes M,et of life span by the gut microbiota in the short-lived African turquoise killifish[J].Elife,2017,6:e.[36]Nicolucci AC,Hume MP,Martínez I,et Reduces Body Fat and Alters Intestinal Microbiota in Children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J].Gastroenterology,2017,153(3):711.[37]张成岗,巩文静,李志慧,等.医学3.0与健康管理2.0将显著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的早日实现[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8,5(12):108-124.

文章来源:《智库时代》 网址: http://www.zksdbjb.cn/qikandaodu/2020/0916/598.html



上一篇:智库理念下呼吸科医生专业提升的信息需求的调
下一篇:新形势下吉林省高等中医药教育智库建设探究

智库时代投稿 | 智库时代编辑部| 智库时代版面费 | 智库时代论文发表 | 智库时代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智库时代》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